「喝咖啡、吃甜食,讓你胃食道逆流嗎?」這句廣告詞令不少人印象深刻。營養師高敏敏表示,在台灣平均每4人就有1人有胃食道逆流的困擾,但要避免胃食道逆流,除了少吃甜食和咖啡外,另外還要戒酒、避免油炸類食物、碳酸飲料、減少吃太辣或太冰的刺激食物,若改變飲食習慣仍無法獲得舒緩,就要透過外科手術治療。
高敏敏上周二(6日)在臉書發文指出,在台灣平均每4人,就有1人有胃食道逆流的困擾,症狀又分為典型及非典型兩種。典型症狀為胸口灼熱及胃酸逆流;非典型症狀包括聲音沙啞、喉嚨卡(有異物感)、吞嚥困難(食道發炎、喉嚨痛)、慢性咳嗽、清喉嚨、嘴巴有酸苦味、脹氣、打嗝、胸悶、氣喘、噁心、想吐等。

高敏敏說,要避免胃食道逆流發生,應減少或避免吃5大類食物,包括戒掉菸酒及檳榔、避免高脂肪食物(油炸、油煎類)、少喝碳酸飲料及濃咖啡因飲品、避免吃刺激食物(太冰、太燙、太辣)、少吃甜食(包含糖飲料)。
高敏敏補充表示,一般而言只要調整飲食、生活作息,再搭配藥物,皆可有效防治胃食道逆流發生,若還是無法舒緩不適感,可能就要透過外科手術治療,並提醒為了自身健康,必須要注意飲食,「畢竟胃只有一個」。
原文引自 中時新聞網/楊雅婷
當現代人的作息很難規律的被控制的時候,外在營養素的補充就非常重要。
一次搞懂乳酸菌
乳酸菌是由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梅基尼可夫發現,他到保加利亞旅遊時,發現當地人每日飲用「酸乳」的習慣,其關鍵在於酸乳中含有乳酸菌,因而被稱為「乳酸菌之父」。一般所指的乳酸菌是相當龐雜的菌群,泛指一群能利用碳水化合物進行醱酵產生大量乳酸的細菌總稱,包括了,乳酸桿菌、鏈球菌、念球菌等。乳酸菌經證實,是可促進新陳代謝、使排便順暢有益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