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疫宅在家 飲食提升免疫力

防疫期間,除了戴口罩、勤洗手並施打疫苗,也需要提升自己的免疫力。營養師指出,足夠的營養才能夠維持完善的免疫力,可透過飲食打造健康好體質。

營養足夠 才能打造健康體質

衛福部苗栗醫院營養師林昱蓁表示,蛋白質是構成細胞重要原料,建議每餐攝取豆、魚、蛋、肉類至少一掌心,以植物性的蛋白質來說,黃豆、豆腐、豆漿是不錯的選擇;動物性的蛋白質則有海鮮、魚肉、雞肉、豬肉、雞蛋等。

林昱蓁指出,像吃鮭魚、鮪魚、雞蛋、蘑菇等蛋白質食物同時,也能獲取有助於維持免疫力的維生素D;吃貝類、牡蠣、菇類、核桃等有助於攝取抗氧化、抗發炎的鋅。

營養師也提醒,蛋白質食物要完全加熱,減少生食,避免因食物中的微生物造成腸胃道不適。

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,要「腸」保健康,可以補充含有益生菌的食物,如每天早晚一杯優酪乳或一份優格、一份起司;許多發酵食物也含有益生菌,如泡菜、味噌、納豆等。尤其全穀雜糧、蔬菜、水果等膳食纖維是益生菌的食物,建議每餐攝取量比飯多。

維生素C可以調控免疫機制、促進傷口癒合、幫助鈣質與鐵質的吸收,芭樂、奇異果、木瓜、番茄、柑橘類都富含,林昱蓁建議,每天攝取5種顏色的蔬果,每餐水果1拳頭;維生素A可以維持上皮細胞的完整性、調節免疫力,可從豬肝、奶類、胡蘿蔔、南瓜等均衡飲食攝取。

部立苗栗醫院院長李明輝表示,疫情嚴峻,籲請大家落實勤洗手、戴口罩,減少不必要的外出,並注意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導致營養不均、睡眠不足或因疫情產生的心理壓力過大,以及身體過度疲勞,都可能是造成免疫力下降的原因,提醒有均衡的飲食,多補充水分與充足的休息,保持正向心情,一同成功抗疫。

原文引自 自由時報/記者彭健禮/苗栗報導

生活壓力、各種污染物、防腐劑、人工色素,導致身體健康失衡,因此補充綜合乳酸菌、酵素已成為現代忙碌人必做的體內環保基礎功課。
A/B益生菌 選用全球知名大廠指定使用的丹麥嗜酸乳桿菌及雷特氏B菌。
八益乳酸菌 適當補充有助維持消化道良好菌叢生態。
綜合蔬果發酵粉 採擷大自然蔬果的精華,可幫助消化,增強體力。

乳酸菌是由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梅基尼可夫發現,他到保加利亞旅遊時,發現當地人每日飲用「酸乳」的習慣,其關鍵在於酸乳中含有乳酸菌,因而被稱為「乳酸菌之父」。一般所指的乳酸菌是相當龐雜的菌群,泛指一群能利用碳水化合物進行醱酵產生大量乳酸的細菌總稱,包括了,乳酸桿菌、鏈球菌、念球菌等。乳酸菌經證實,可促進新陳代謝、使排便順暢有益健康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